1、构建专业互补型教学团队,形成了技术集成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特色
随着国家职业技能大赛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项目成为高职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风向标”作用的日趋加强,嵌入式电子产品设计与制造技术方向毕业生越来越受到电子类企业的欢迎。团队分析了嵌入式电子产品设计与制造技术体系架构,在集团领导的支持下,跨院系吸收了计算机与通信工程集团的徐义晗老师加入教学团队,弥补嵌入式电子产品设计与制造技术架构中的软件方向技术短板,使电子类专业嵌入式电子产品设计与制造的人才培养方向、大赛的学生训练、课程项目化内容的构建逐步完善。
2、构建成“依托实训赛技能 寓教于赛育人才” 的实践育人特色
在连续多年参加国家职业技能大赛和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比赛过程中,对学生的选拔与培养与详细分析了历年的赛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规范的大赛学生训练体系制度,同时也充实了电子信息专业信息化教学资源。把历年来的各类大赛赛题分解后,进行知识点的结构化处理,并有机融入专业教学的各个课程中,也进一步充实了专业课程的项目化和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内容。7年来,教学团队每学期都按照国家级大赛的流程举行课程竞赛,形成了全员学生参与,企业赞助的良性循环体系。“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主体,以赛促教和以赛促学为两翼,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已成为电子信息专业育人特色途径。
3、构建了“项目化和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特色
对8位单片机应用技术、32位高性能处理器结合UCOS嵌入式操作系统应用技术、移动控制端安卓开发技术、PCB设计与手工制作等课程进行项目化内容改革,以学生常见的电子产品为参考,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的体系构建,项目的设置以有趣、实用为主,前后项目的设置注重知识与技能衔接;在SMT制程课程中按照工作过程导向设置课程内容,让学生在课程的内容逐步学习中,就能完成一块嵌入式电子产品的元件装配。构建了从动手设计到实际制造的“项目化与工作过程导向”向促进的课程体系。
4、构建了“虚拟仿真练全程、真岗实操练关键”的创新性教学措施
结合嵌入式电子产品开发与制造的技术特点,在教学中广泛引入仿真软件,比如PROTEUS软件等,在电路工作原理知识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随时演示、学生可以随时强化练习,仿真软件的应用对嵌入式应用技术的重点难点问题解决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在专业项目化课程内容中,严格按照电子产品的设计步骤即产品功能提出、产品方案设计、项目电路设计、项目单元驱动程序设计、项目单元功能仿真、项目综合功能仿真、项目实际电路制作、项目方案总结等步骤执行;在仿真功能得到充分验证的前提下,学生就可以在真实环境、真实设备、真实产品、真实岗位环境下,开展理论实践一体化学习。
5、构建了产教深度融合的教学环境
为提高嵌入式电子产品设计与制造技术的教学效果,教学团队经过申请,在电子信息品牌专业建设经费中,专门拿出60万元对原SMT电子产品制造中心进行教学设施与设备升级改造;为了更好的跟踪嵌入式电子产品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积极申报以嵌入式技术为主的省级物联网应用实训基地建设,获得省财政支持经费500万元。同时与北京百科融创公司实施深度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基于嵌入式技术的专用型实训设备。实训条件的改善,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每一个知识点都有对应的功能设备实现,学生每学习一个知识点都有对应设备载体,每练习一个知识点都有对应练习过程。
6、网络建设
基于嵌入式电子产品设计与制造技术的专业课程、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在经过多年的持续建设过程中,运用信息化技术,建设在线开放课程,运用网络技术把校内外实训基地建成了“云课堂”,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使学生在课前又恢复了预习的良好习惯,“云课堂”的利用教师和学生可以有效利用校外专家和设备的操作指导,极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目前专业课程又进一步按照信息化技术发展要求进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SMT制程》课程已建成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AVR单片机应用技术》被评选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成了《电子制造技术与设备》国家级资源库,为专业实施“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改革打下扎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