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0年-2021年)强化培养、初见规模
在已有工作基础上,本阶段主要三个方面取得进展:(1)进一步完善专业特色和“3+3”,“3+2”,“4+0”职业教育体系建设;(2)高水平团队建设初见规模;(3)硬件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进展。
为实现本阶段的发展目标,实施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办法使团队成员处在相对动态平衡的状态之中;进一步改善教学、实验与办公条件;实施政策倾斜政策,完善团队的激励机制和科研配套措施。高标准建成对接智能电子产品生产过程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标准的《电子制造技术与设备》国家级资源库,服务于“互联网+课堂”教学,满足学生自主学习与个性化学习需求,形成一流的专业特色教学资源。
2、(2021年-2022年)提升层次、达到目标
全面提升团队的竞争力、知识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在省内同行中取得一定话语权,达到省级教学团队的水平。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取得进展:(1)建设经验丰富,具有集成创新能力省内领先的教学团队;(2)具备能够为地方嵌入式电子产品设计与制造技术方面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3)按照高职双高标准建成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
建设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主体,以课堂集训、创客空间自训为支撑的“一体两翼”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培养一流技能型创新人才。在持续做好导师制、学生参与教师科研社会服务基础上,专业与淮安国家高教科技产业园、海尔创客实验室等合作,共同打造富有嵌入式电子产品制造特色的“小笨创客空间”,通过跨专业、跨区域的交流合作,以选择机器人、智能小车、智能家电项目创新设计为抓手,聘任校企专业导师指导,开展周末创客吧交流分享活动,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定期组织学生深入企业体验,激发学生好奇心,为企业设备优化、流程改造等提出“创意”。
以服务“互联网+课堂”教学、提升专业学生学习“智能电子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岗位技能学习效果和能力为出发点,依托“江苏省中小电子企业技术服务平台、校内产业教授工作站”,完善专兼教师“1+1”结对师资培养机制,通过校企协同开发企业新产品、新工艺,申报高水平科研课题等举措,着力提升专业教师智能电子产品设计、生产制造等工程能力,通过国内外名校访学、培训,提升专任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双语和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通过三年的建设,培养由国家级水平教学名师领衔的嵌入式电子产品设计制造优秀教学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