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弘扬淮安地方优秀传统文化,5月12日,智能制造集团60名师生参加了淮安市图书馆举办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金湖秧歌’”的专题讲座。讲座嘉宾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淮安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金湖县群众文艺协会主席戴之尧老师。
金湖秧歌是一种江苏省的传统民歌,是金湖地区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的插秧劳动中朴实情感和集体智慧的表达。戴之尧老师介绍了金湖秧歌的起源与发展,独特的演唱方式,其艺术特色以及保护与传承。秧歌最初是插秧、耘田时所唱之歌,与生产劳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宋代就有关于秧歌的记载。金湖秧歌的历史可追溯到明初,发展于清代,其秧歌歌词丰富多彩,曲调委婉平和,旋律走向丰富,渗透着浓浓的水乡情韵。金湖秧歌分为锣鼓秧歌与业余秧歌。锣鼓秧歌是主家专门请锣鼓师傅给秧工唱歌助兴的一种方法,专职二人唱秧歌,一人打鼓一人敲锣,另个目的是为了督促秧工干活。业余秧歌,通常是小户人家请不起师傅,自家一边插秧一边唱和,用来消遣娱乐,采用比兴夸张等手法,让唱词优美动听。
金湖秧歌是金湖人热爱生活、拥抱生活的曲艺表达,是珍贵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表达直白、热情、奔放,体现金湖人健康向上的人生价值追求。金湖秧歌虽然是底层文化,但是他们丰富复杂的思想内涵的体现,包含深刻的哲理。金湖秧歌可以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唱词中追求婚姻自由,思想自由,人生平等的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致,对人有润物无声的教育作用。
此次讲座是我院校园文化建设项目“以爱播爱,育爱心永具的制造服务业职场精英”的教育内容之一,通过了解“金湖秧歌”文化的历史及发展,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提升师生的文化品位,对师生的思想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智能制造集团季瑶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