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高校学生毕业时节,媒体有关“最难就业季”的报道反映出大学生就业的难度。有学者认为,当下良性劳动力市场化机制没有形成,毕业生亟须转向以劳动力市场需求和职业要求本身为导向的理性就业观念。
就业选择:理想还是现实
青岛某高校毕业生徐雯是找工作大军中的一员,截至目前,她投了上百份简历,工作依然没有着落。据教育部统计,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为699万人,比去年增加19万人,就业形势严峻。
中国社会科集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劳动与人力资本研究室主任都阳认为,我国传统产业居于主导地位,服务业相对滞后,随着毕业生数量持续增加,且又不愿意深入基层岗位,导致毕业生就业难和用工荒同时存在。
济南某高校毕业生王琳琳的经历很具代表性。她的理想是考上公务员或去事业单位,几经失败,迫于生存压力,只能在民营企业寻找就业机会。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中心常务副主任李宏彬的一项调查显示,应届毕业生中60%以上想进入国企或公务员系统工作,其吸引力不仅来自高工资和高福利,也来自事业发展机会。
“现在大学生就业难,在某种意义上,不是难在找不到工作,而是难在找不到高端工作。”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集团院长赖德胜表示。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集团教授丁大建表示,因达不到就业期望,部分毕业生处于暂时性失业状态。
选择是双向的,用人单位的专业要求也将很多毕业生拒之门外,中国海洋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老师陈丽红告诉记者,用人单位在专业上设置障碍加剧了就业难。丁大建认为,大众化教育阶段虽然有专业性差别,但更强调高素质的培养,不应拘泥于专业对口。
李宏彬表示,诸如社会关系资本、家庭条件等隐性不公平因素也在制约着一些高校毕业生的求职之路。
合理配置人力资本
有学者表示,人力资本将会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源泉。如何使大量的人力资本得到合理配置,对中国未来实现创新发展意义重大。
对于低迷的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有学者认为,教育应对此负主要责任,因为教育培养的毕业生质量不能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也有学者认为,主要责任是劳动力市场分割和产业结构调整太慢导致大学毕业生不能及时就业。
“这些争论涉及如何认识和处理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赖德胜认为,教育当然首先要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变化。然而,教育并不总是被动地满足和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变革,它反过来又会引领劳动力市场的变革。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必须伴随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更好的工资收入水平和更强的流动性。
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教授丁晓浩认为,创造经济价值只是教育的一部分功能。
赖德胜则认为,作为高投入的教育行为,受教育者要求教育回报无可厚非。就业观念的改变基于现实就业环境的改善,若要使教育有更充分的回报,劳动力市场必须做出更深刻、更全面的变革,以使大学毕业生有更优化的配置和更多更好的就业,使教育有更高的经济回报,使人才有更充分的流动,从而使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更有效地匹配。
针对存在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群体中的结构性失业,丁大建建议,应给高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激励各级各类高等教育避免趋同,提高教育质量,办出特色,避免不同类别的毕业生挤占和替代效应的加剧。
李宏彬认为,作为管理者,政府应当注重教育资源的分配。作为教育者,best365官网中文版应当不断反思和总结教育成果,正确引导学生寻找合理的长期就业目标。
国家支持就业研究
近年来,国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研究领域给予了极大支持。记者了解到,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劳动力市场研究中心、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中心等研究机构都承担着与此相关的研究项目,发布了大量系统数据和研究成果。
赖德胜介绍说,目前学界开展的研究更多基于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根据采访对象专业、大学层次、家庭背景等调查要素,做针对性研究。近年来,就业研究视野更开阔,不局限于高校毕业生就业本身。研究角度更加多维,以多学科联合攻关方式研究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
丁大建介绍说,很多学者提供科学有效的分析,有助于政府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政策。相关研究机构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长期的追踪调查,向毕业生提供充足、翔实、公开的劳动力市场信息,便于毕业生制定合理的就业规划。
李宏彬认为,一些媒体过分夸大大学生就业难的事实,研究机构应开展扎实的调查研究,以规范有效的理论分析为支撑,判断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